提高红枣出干率有妙招
日期:2011/10/7 来源:农产品加工网
浏览次数: 13642 [打印]
生产的红枣要想制干率高,包括许多生产措施,主要包括中后期的栽培管理、采收期的选择及晾晒、加工等措施。
一、加强中、后期管理是提高红枣制干率的基础
1.水肥管理措施。中、后期的水肥管理,特别是后期的水肥管理非常重要。
枣的膨大期要追施以磷、钾肥为主的化肥,结果多、产量高的大树每株追施普通磷肥10公斤、硫酸钾肥0.25公斤左右,树叶太黄的枣树还需考虑施部分氮肥(或10%左右的复合肥0.5公斤左右)。同时结合叶面喷要,混喷0.3% ~0.5%磷酸二氢钾液,每10天喷1次。
在红枣生产后期单喷或结合喷施农药混喷0.3%~0.5%磷酸二氢钾液、0.3%的硼肥液,增强果实着色和提高含糖量;喷施0.5%~1.0%氯化钙2~3次,以喷果实为主,可增加果肉硬度,提高耐贮性等,每10天喷1次。
2.病虫害防治措施。
桃小食心虫又叫桃小,在枣产区曾普遍发生,枣果开始变红,幼虫在果内蛀食为害直至采收,尤其大枣产区为害更严重,若不及时防治,一般虫果率在50~70%;炭疽病、缩果病、浆烂果病及裂果病等都是危害果实的病害,感病初期若不及时防治,枣果很难正常发育;锈病主要危害叶片,感病初期若不及时防治,一旦蔓延,很难控制,严重时叶片落光,枣果停止发育,直接影响枣果的成熟和制干率。
3.改善枣园和树体内部通风透光条件,提高果品的质量。
枣果的发育需要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,在其他生长条件基本具备的基础上,树体内部通风透光好坏直接影响枣果的发育和后期的制干率。一般枣农多不重视后期的修剪,这对后期营养生长较慢的树种来说,关系不大,但对地力差、后期营养生长较快的树种就很重要。
二、完熟期采收是提高红枣制干率的重要措施
制干品种应以完熟期采收最好。脆熟期晾晒制干,果实水分多,晾晒时间长,“黄皮”枣多,每100千克鲜枣出干率一般在50%左右,且含糖量低,易腐烂。完熟期时果肉开始变软,含水量下降,果皮出现皱纹,色泽紫红,果肉呈金黄色,近核处果肉变成黄褐色(糖心),果柄退绿转黄。此时是采收的最佳期,每100千克鲜枣出干率一般在80%以上。
三、正确的制干方法是提高红枣制干率保证
1.自然晾晒法。
晾晒要选择地势高、平坦干燥、向阳开阔的空地。数量不大时也可在房顶上晾晒。根据场地大小摆几行砖,每行砖上放一个秫秸把或竹竿、木棍等,上面即可铺箔晒枣了。将箔支离地面15~20厘米高,把枣摊在上面5~10厘米厚,暴晒3~5天。在此过程中每1小时翻动一次,每日翻动8~10次,日落时堆成垄状,用席盖好,第二天揭去席,等箔面露水干后再将枣摊开,空出中间堆枣的箔面。暴晒3~5天后改为每天早晨将枣摊开晾晒,上午11点堆起,下午两点后再摊开,傍晚收拢,封盖。
不同成熟度的枣果晾晒的方法有所不同。脆枣每张箔上可晾晒200~250千克, 每天用木耙搂7~8次,特别是中午11时至下午2时这段时间,太阳光强,要多搂几次。这样晒出的枣色泽均匀,不出阴阳面。晒到出现皱纹后,即可把二、三张箔的枣并在一起,以后每隔几天上午8时到下午4时揭席通风。蔫枣每箔可放350~400千克,以翻箔和倒箔为主(用木锨将枣堆底部的翻到上面来,把上面的翻到下部去)。
雨水多的年份易霉烂,要多晒少晾;雨水少的年份要早并箔,以防晒的太干。僵烂枣要先堆在箔上,每天揭席通风,不用摊开晒,注意不要堆的太厚,以免发霉。
2.烘干法
果品采摘后,如遇阴雨天气可进烘房进行烘干。烘干法与自然晾晒法相比,制干率可提高15%左右。
下一篇: 枣干加工技术
相关文章
- 没有相关文章
郑重声明:
①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枣网 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中国枣网 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枣网 ”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③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同本站联系。 联系电话:0317-8800001
①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枣网 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中国枣网 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枣网 ”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③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同本站联系。 联系电话:0317-8800001